中空(注漿)錨桿在中國道路工程中已經廣泛使用。但由于各種原因,真正認識和了解它的設計、采購及施工人員卻很少。
中空錨桿其實很簡單。
所以作為設計者與施工方,牢記中空錨桿的本質就是有“具備注漿等多功能中空結構的鋼筋”
有了以上認識,對中空錨桿質量的把控就有了依據。
首先,作為松動層支護的核心筋料,它必須達到類似鋼筋的力學性能。ㄇ,抗拉力,延伸率),如有配件,還需滿足錨桿系統上的所有耦合條件。
其次,作為注漿管必須有足夠大的內孔,能讓注漿液順利的填充錨孔。(通常內孔≥15mm)
如果是自鉆式錨桿則桿體還需達到工具(一次性釬桿)的要求及更高的耦合條件。(細節單獨討論)
如果是預應力中空錨桿,則機械漲殼頭需要足夠大的強度和膨脹比,且只能適用于硬巖。(細節單獨討論)
常見客戶端對中空錨桿的控制誤區:
中空錨桿不需要控制桿體內孔。
這是最常見的錯誤。因為可直接注漿是中空錨桿的核心功能,可以說它是區別于普通砂漿錨桿的關鍵,不注漿或是可以采用先灌后插式注漿的錨桿,沒必要采用中空結構。在許多標準上都有控制中空錨桿內孔的條文(有的規定不小于15mm,有的規定不小于16mm等)
中空錨桿應該控制原材料鋼管的壁厚。
答案是肯定的,但不應該有使用方控制。說白點,這是生產廠家的工作。因為原材料壁厚對特定的工廠來說,是控制內孔和滿足力學性能的必要條件之一。但錨桿的內孔并不僅僅決定于原材料的厚度,它同時還決定于錨桿外徑、牙深度、軋制方式等等。所以使用方應盯住錨桿內孔,而不用去控制原材料的壁厚。
中空錨桿壁厚越厚越好,重量越重越好。
錨桿壁厚越厚越好,顯然是錯誤的(上文已經表述清楚,不再贅述)。
中空錨桿重量(下特指每米重量)越重越好,這也是個誤區,對特定型號的錨桿,外徑尺寸一定,重量越重則內孔越!
其實中空錨桿的制造難點也就在于此,即要保證桿體的機械性能同時還要保證其足夠的內孔方便注漿。
某些小廠因為技術落后,設備簡陋無法對錨桿金屬進行性能提升,要么把錨桿做的很厚很重,犧牲錨桿的注漿性能;要么把做個合格錨桿的幾何外形,但根本無法保證其力學性能。
其實重量沒那么重要,按上文的分析,重量并不是中空錨桿的價值體現,也不能分辨出中空錨桿的優劣。
綜上所述:牢記中空錨桿的核心功能,依靠最新的國際標準(不可混用,因為很多標準和規范是矛盾的),即可管理好中空錨桿的質量。
牢記中空錨桿的工程結構的一部分,使用劣質的中空錨桿或是不使用、少使用,即便短期內不會造成項目的危害,但卻會大大降低工程項目的抗風險能力和工程的耐久性。